歷史文物No.319期

莊武男和修復好的史博館門神合影。

式彩繪就此失傳 。 為了傳承彩繪工藝 , 他在社區大 學開設彩繪教學課程至今已 20 餘年 , 也有藝生每週 固定來上課 , 但與他當年入行做學徒時 , 日日在師 父身邊打雜學習的形式已有巨大的不同 。「 以前當 學徒是為了靠這行吃飯 , 現在是工夫學好了卻沒工 可做 、 會餓死⋯⋯我們不是不教 , 對未來有用 、 有工 作 、 吃得飽別人就會來學 。」 老師傅一番話說得語重 心長 , 要保障藝師的生計 , 不僅是技藝傳承的問題 , 更是與社會環境 、 國家政策相關的大哉問 。

開闊大方的莊武男對於學生求教皆能傾囊相授 , 也 歡迎徒弟們有更好的畫法提出討論 , 互相切磋 、 教 學相長 。

今日的莊武男雖說早已不是當年雕梁畫棟間穿 梭上下 、 坐臥皆沉穩運筆的少年匠師 ; 但仍面色紅 潤 , 聲若洪鐘 , 紮起馬步比大部分的年輕人還要穩 健 。「 一般人出國看外國的教堂多美 , 回來看一圈才 發現看臺灣的寺廟才有得比 。」 那些你我早已習以 為常的柱頭 、 斗栱 、 剪黏 、 門神 、 龍柱 、 鑿花⋯⋯正 是代代大師傅集結信眾的虔誠信仰所供奉的工藝結 晶 , 值得後世悉心傳承 , 也是他懷抱的大願 。

徐徐流逝的天光裡 , 80 多歲的他仍帶著學生一 筆一畫勾勒 , 是對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的職志 , 心胸

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 —歷史文物 No. 319 ︱ 32

修築史博

Made with FlippingBook - Online magazine 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