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物No.319期

韓湘寧 《 喝咖啡的人 》

1980 年 壓克力顏料、 畫布 137 × 218 公分

1985 年後 , 他的風格轉向水墨 , 以墨點風格創造 「 黃山系列 」 及 《 仿范寬谿山行旅圖 》、《 仿李唐萬 壑松風圖 》 等作品 。 他所追求的並非復古 「 中國風 」, 延伸而來的 1990 年代 「 行旅圖系列 」, 橫越時間與 空間 , 以紐約為起點 , 韓湘寧帶著滾筒與紙墨 , 將每 日行走的路面痕跡拓印 , 這些拓印下來的紋理 , 被置 入在北宋范寬名畫 《 谿山行旅圖 》 畫面中 。 為何是 《 谿 山行旅圖 》? 這並非憑空飛來的靈光 , 伏筆早埋藏於 在藝術家青春時期 , 1966 年 《 膜拜 》 的構圖布局正是 挪用了 《 谿山行旅圖 》, 韓寧說 ,《 膜拜 》 正是他最 初的 「 膜拜 」。 隨著他遊歷於美國紐約 、 雲南大理 、 臺北等不同 城市 , 作品猶如地誌般地開展 。 韓湘寧說 :「 馬路就 是我的工作室 。」 在完成畫作之前 , 拓印本身就是行 為藝術 。 不只拓印 , 生活也是他的行為藝術 。

他始終關心著藝術界發展 , 與好友相聚 , 參觀展覽 , 也關注臺灣青年畫家的動態 。 除了心情保持活力 , 韓 湘寧認為自己到了這個年紀 , 體力也是創作的必備條 件 , 養生是重要課題 , 勤於運動之外 , 日常勞動作務 也視為運動 , 所以總是見他 「 蹦蹦跳跳 」 地打掃環境 , 「 搖搖擺擺 」 地作畫 。 事事樂在其中 , 則處處靈光 , 在工廠門口隨手拾 來的鐵絲網也能成為繆思 , 一系列的立體結構融合畫 作與空間 ,「 玩光弄影系列 」 於是成形 。 遇到變數隨 機巧用 , 正是 「 生活在藝術裡 , 藝術在生活裡 」 的證 明 , 雨後路面積水無法拓印 , 韓湘寧卻由此獲得靈感 , 以帚為筆 , 雨水為墨 , 在水泥地面上自由潑墨繪圖 , 攝影後以數位噴墨輸出 , 成就了 「 雨水非墨水系列 」。 正因為隨心所欲 , 作品沒有固定的形式 , 2000 年 他在中國雲南大理創作出自身歷來規模最巨大的作品 ──而居當代美術館 。 提起這件得意之作 , 韓湘寧打 趣道 : 當年高中物理當掉 , 但他依然能蓋出堅固美麗 的建築 。

生活就是藝術實踐場域

讓韓湘寧傾盡所有熱情的 , 不僅是個人創作 , 且

歷史文物 No. 319 ︱ 56

Made with FlippingBook - Online magazine 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