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物No.319期

| 臺灣藝術前輩身影 ARTIST PREDECESSORS IN TAIWAN

作為韓儀最忠實的粉絲 , 韓 湘寧透過創作展現出他對女兒的 愛與欣賞 。 以自己的 「 行旅圖 」 為 主角 , 韓儀的畫作含藏其中 ; 又 或者以韓儀的作品為主角 , 他以 硬邊畫風格 , 創作畫布立軸裝裱 。 一進一退之間 , 兩種風格的創作 完美交融 , 舞出一曲專屬於他們 父女間愛的節奏 。 頑童般的韓湘寧 , 對新工具 總是充滿興致 , 以實驗精神將它 們帶進創作裡 , 無論是電腦影像 處理 , 或者最新的 AI 與無人機 , 也因此創作範圍擴及影像 。 1964 年 , 韓湘寧到日本 東京參加 「 國際版畫雙年展 」 ( International Biennial Exhibition of Prints ), 發現了 8 釐米攝影機 , 於 是託友人帶回 。 1965 至 1966 年 他攝製實驗電影 《 今日開幕 》、 《 跑 》, 這兩部作品再度於 2018 年 「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 發表 。 藉由畫家席德進在清晨的仁愛 圓環全程奔跑的身影 ,《 跑 》 為 1960 年代臺北城市地景留下時代 記憶 。 影像在韓湘寧的創作中一直 扮演著重要角色 , 至今持續以影 像記錄著身邊的景物 , 例如每天 的日出與日落 , 創意發想這些素 隨著時代脈動

材的使用 ; 偶爾以喜愛的簡約風 格 , 為自己的展覽剪輯廣告影片 。

同在一個太陽之下

韓湘寧的作品中也含藏著關

於存在 、 關於時間的哲思 。

多幅作品利用方形畫布以十 字方式排列 , 最初出現於 《 上下 左右中 》。 畫面中央為圓形 , 左右 上下的畫布中皆有著黑色半圓形 且不完整的拓繪 , 表達天圓地方 的中國古人的時空觀念 。 在這些 半圓 、 圓形裡可看見明顯的拓印 痕跡 、 貌似甲骨文卻無法辨識的 符號 , 更增添古老東方時間感 。 「 極簡系列 」 則提供了 「 看不 見不等於不存在 」 的思辨 。 白色 畫布色中的白色顏料 , 白中之白 , 存在於有無之間 。 正因為觀者在 第一眼看不見任何東西 , 反而會 更專心注視 , 進而發現層次 。 相 同概念在作品 《 蠶絲 》 中再度出 現 , 你可以再靠近一點──白色 蠶絲在白色畫布上 , 透過微微的 光影變化 , 層次豐富展現 , 需要 靜靜地 、 心無旁騖地與之對話 。 「 同一個太陽 」 延續 「 不是 東西 」 而來 , 是韓湘寧始終貫徹 著的信念 , 藝術不該有界限 , 無 論是地域或者時空 , 身而為人 , 我們在同一個太陽下 。 作品 《 同

韓湘寧透過創作展現出他對女兒的愛

與欣賞。以自己的「行旅圖」為主角,

韓儀的畫作含藏其中。

相同態度也反映在女兒韓儀 的創作中 。 韓湘寧說 :「 如果我教 韓儀繪畫技巧 , 她就畫不出現在 這些東西 。」 韓儀自小好動而不 耐學習 , 但能靜坐在桌前描寫塗 繪許久 , 發現這樣的特質 , 韓湘 寧提供素材讓她臨摹 , 從西方繪 本 、《 山海經 》、 八大山人到畢卡 索⋯⋯由於未受過正規美術指導 , 韓儀的每個筆觸渾然天成 , 畫面 充滿童趣及生命力 。

57

Made with FlippingBook - Online magazine 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