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物No.319期

动画刊物

● 史博畫報

● 藝文視角

11

走讀臺灣 — 讓古建築成為老朋友,訴說獨特的內涵

紫色 01

● 林嘉澍

● 編輯室筆記

● 注目焦點

06

從史博建築, 看見文資修復

13

文物,有意思! — 「《歷史文物》書展」大稻埕郭怡美書店登場

● 編輯部整理

展售處 ︱

編輯製作 ︱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總監 ︱ 劉靜宜 企劃顧問 ︱ 蕭仁豪 編務總監 ︱ 藍玉琦 執行編輯 ︱ 吳嘉瑄 視覺設計 ︱ 蕭佑任、陳靜如 整合行銷 ︱ 黃鈺佳 英文翻譯 ︱ 葉舜瑜 地址 ︱ 104003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 85 號 7 樓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 季刊 中華民國 50 年 12 月創刊 刊名:集于右任《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記》 第 33 卷第 4 期‧中華民國 112 年 12 月

五南文化廣場臺中總店 4000042 臺中市中山路 6 號 886-4-2226-0330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104472 臺北市松江路 209 號 1 樓 886-2-2518-0207 國家網路書店 http://www.govbooks.com.tw

發行人 ︱ 王長華 出版單位 ︱ 國立歷史博物館 館址 ︱ 100051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 49 號 南海行政辦公室 ︱ 100055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 20 號 9 樓

電話 ︱ 886-2-2560-2220 傳真 ︱ 886-2-2567-3297 網址 ︱ https://artouch.com/

ISSN 0457-6276 GPN 2005000002

電話 ︱ 886-2-2361-0270 傳真 ︱ 886-2-2393-1771

網址 ︱ http://www.nmh.gov.tw 策劃 ︱ 謝世英、周妙齡、鄭婷婷 法律顧問 ︱ 首都國際法律事務所林信和律師

印刷 ︱ 崎威彩藝有限公司

● 封面故事

45 展覽亮點搶先看

— 「雕築史跡—探索史博建築之美」

17

修築史博 — 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

● 史博館

51 新書介紹

— 《看建築‧想歷史: 跟著大師走讀史博館》

19 史博館舍升級計畫, 打造老館新面貌 ● 史博館

● 史博館

● 臺灣藝術前輩身影

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文資價值 — 從建築變革及式樣之形成談起

21

● 薛琴

53

隨著世界的脈動, 開創充滿個人風格的藝術樣貌 — 前衛藝術家韓湘寧

筆染重彩心任俠 — 彩繪藝師莊武男的大匠之風

27

● 廖桂寧採訪

● 楊荏喻採訪

● 博物館日常

33

事無難易,價無高低 — 彩繪藝師蔡龍進重現梁上祥瑞

史博館新訊

59

● 洪威喆採訪

● 懷舊印象

打造大家的屋頂 — 瓦作藝師王榮貴的頂上工夫

39

● 吳思瑩採訪

建築

61

CONTENTS BULLETIN OF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December 2023 Volume 33 Issue 4

No.

● NMH ILLUSTRATED

● FOCUS

13

01 Purple

Interesting Cultural Relics! Bulletin of NMH Book Fair at Kuos’Astral Bookshop in Dadaoche

● EDITOR'S NOTES

06

See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Restoration from the NMH's Architecture

● FEATURE

Renovating the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Memory and Technique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17

● VISION

19

Project of Renovating NMH, Creating A New Look for the Old Building

11

Walking through Taiwan Let the Ancient Buildings Become Old Friends, Telling the Unique Connotations

Commissioner ︱ WANG, Chang-Hua Publisher ︱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Museum Address ︱ NO.49, Nanhai Rd., Taipei, 100051 Taiwan, R.O.C. Administrative Office ︱ 9F., No. 20, Nanhai Rd.,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100055, Taiwan, R.O.C. TEL ︱ 886-2-2361-0270 FAX ︱ 886-2-2393-1771 WEB ︱ http://www.nmh.gov.tw Planner ︱ HSIEH, Shih-Ying; CHOU, Miao-Ling; CHENG, Ting-Ting Legal Consultant ︱ Dr. Lin Hsin-Ho, So Do International Law Offices

Contracted Publisher ︱ DIANCAN ART & COLLECTION LTD. Executive Director ︱ LIU, Jing-Yi Planning Consultant ︱ HSIAO, Jen-Hao

Marketing ︱

Wunanbooks 6, Zhongshan Road, Taichung,

400002 Taiwan, R.O.C. TEL 886-4-2226-0330

Editorial Director ︱ LAN, Yu-Chi Managing Editor ︱ WU, Chia-Hsuan Art Editor ︱ HSIAO, You-Ren; CHEN, Ching-Ju Integrated Marketing ︱ HUANG, Yu-Chia English Translator ︱ YEH, Shun-Yu Publisher Address ︱ 7F., No. 85, Sec. 1, Zhongshan N. Rd., Taipei, 104003 Taiwan, R.O.C.

Sung Chiang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Bookstore 1F, No.209, Sungchiang Rd., Taipei, 104472 Taiwan, R.O.C. TEL 886-2-2518-0207 Government Online Bookstore http://www.govbooks.com.tw

TEL ︱ 886-2-2560-2220 FAX ︱ 886-2-2567-3297 WEB ︱ https://artouch.com/ Print ︱ Qiwei Color Arts company

ISSN 0457-6276 • GPN 2005000002

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 © 2023

21

The Cultural Heritage Value of NMH Talking about the Formation of Architectural Changes and Styles Nothing Is Difficult or Easy, neither High nor Low in Price Temple Painting Artist(Traditional Painting) Tsai Long-Jin Restores the Auspiciousness on the Beam Painting Heavy Color, Being A Paladin Master Zhuang Wu-Nan's Technical Mastery

51

From Architecture to History: A Master's Walking Tour of the NMH

● ARTIST PREDECESSORS IN TAIWAN

27

53

Following the Pulse of the World, Creating An Art Style Full of Personal Touch Avant-garde Artist Han Hsiang-Ning

33

● NMH DAILY

39

Building A Roof for Everyone Tile-roofing Master Wang Rong-Gui's Unique Technique

59 NHM News

● NMH IMAGES

Brick and Mortar of History Discovering the Beauty of the NMH Building

45

61 Building

︱ 封面故事 FEATURE

17

Renovating the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Memory and Technique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修築史博 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 —歷史文物 No. 319 ︱ 18 修築史博 記憶文與化技資藝產

史博館舍升級計畫, 打造老館 新面貌

文・圖 ———— 史博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館)於 2015 年 5 月 25 日獲行政院核定「國立歷史博物館升級發 展計畫」,正是這座已營運超過一甲子的老牌博物館自開館以來最大規模的改造計畫。

國立歷史博物館整建 3D 示意圖。

19 ︱ 封面故事 FEATURE

史博館成立於 19 55 年 , 當年 甫新成立的史博館 , 利用興建於 1917 年 、 原為始政二十年臺灣勸 業共進會 「 迎賓館 」 的兩層木造建 築作為館舍 , 簡易整理後即開幕 營運 。 1950 至 70 年代 , 歷經數次 大小規模的增改建 , 並在建築外 觀與格局上加入明確的中國古典 建築元素而成為今日眾所熟悉的 面貌 。 然而 , 史博館建築實為逐年 疊加拼貼的結果 , 加以館舍空間 經數十年使用衍生老舊且局促不 足 , 因此本次整修及再利用規劃 , 首要關鍵在文化資產建築特色及 博物館再利用需求兩面向的整合 。

執行的 。 史博館自 2013 年起 , 耗 時 3 年時間籌備規劃 , 並向中央爭 取經費支持 , 並委託專業建築團 隊辦理建築及歷史調查研究案及 規劃設計案 , 提出 「 修復及再利用 計畫 」 及規劃設計書圖報經臺北 市政府文化局核准 。 2018 年 7 月起全館舍建築閉 館 , 辦理 2 樓 、 5 樓 、 6 樓文物及 3 樓辦公室搬遷作業 , 於 2019 年 3 月啟動修復及再利用工程 , 第一 期 ( 結構與修復 ) 工程於 2022 年 8 月竣工 , 第二期 ( 室內裝修及景 觀 ) 工程則於 2022 年 12 月開工 , 預計 2023 年底前竣工 。 有關歷史 建築重要彩繪 、 屋瓦及外牆部分 , 均委託專業匠師辦理調查及修復

作業 , 其中史博館有 4 座門神彩 繪 , 更邀請原畫師莊武男先生親 自進行修復 。 另自 2022 年獲文化 部撥用南海辦公室後 , 便啟動辦公 室裝修工程 , 並於 2023 年初正式 啟用 。 另於進行工程期間委託專 業團隊辦理紀錄片拍攝 、 工作報 告書記錄等作業 , 除詳實記錄建 築修復實況外 , 並重新檢核 2015 年間委託調查研究報告 , 由文獻 中所獲知之建築歷史 、 材料與工 法 , 豐富文資建築全生命歷程 ( 秘 書室鄧佳鈴資料提供 )。

一個重大的公共建設莫不是 經過綿長仔細的規劃過程後逐步

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 —歷史文物 No. 319 ︱ 20

修築史博

筆染重彩心任俠 彩繪藝師莊武男的大匠之風

文 ——— 楊荏喻採訪 圖 ——— 史博館、洪國峻

莊武男多年前為史博館繪製門神結下不解之緣,並於史博館整修期間主持門神修復工作,期間 跨越一甲子,深具紀念意義。莊武男, 1942 年生,世居淡水。北部廟宇彩繪師傅,字「文星」,人稱「阿 男師」。南式彩繪傳承者,師承北部彩繪名師洪寶真,從陽明山中山樓、關渡宮、艋舺龍山寺、淡水 祖師廟,到金門、泰國、印尼等地皆有其精采作品。

修復後之史博館門神。

27 ︱ 封面故事 FEATURE

莊武男。

從頑童到學徒

戰後日人撤離臺灣 , 民間信仰逐漸復甦 , 信眾 重新聚資延聘各大匠師修繕寺廟 , 洪寶真師徒的工 作也應接不暇 。 學徒制與今日的藝生不同 , 以前的 人總說學技藝要花上 「 3 年 4 個月 」, 工作辛勞緊湊 皆是為了先從磨練心性開始 ; 莊武男白天要挑水 、 洗豬圈 、 揹小孩⋯⋯雜役繁多 , 晚上才有一點時間 可以練畫 。 他笑稱 「 少年時愛美 , 1 個月薪水 40 元 , 光是剪頭就花去 13 元 。」, 自稱愛玩的他 , 畫起圖 來卻是專注沉靜 , 當學徒剩下的工錢就買紙筆練習 畫畫 ,「 不曾吃過點心 」, 物欲不高 , 就是勤學苦練 。

初見莊武男笑聲十分爽朗 。 他回憶起自己幼時 調皮愛玩 , 不喜歡讀書 , 因為家中務農 , 他早上必定 要放牛 、 餵牛後才能出門 , 然而上學路途要 4 公里 , 不僅夏熱冬冷 , 遲到了老師還會體罰打人 , 後來遲 到了他就寧可騎著牛玩耍逃學 。 但是看家中租地耕 田 , 辛苦又入不敷出 , 自己也對務農無甚興趣 ; 時堂 姊嫁給艋舺彩繪名師洪寶真之子洪詩榮 , 16 歲的莊 武男便拜師洪寶真作為關門弟子 , 以學徒的身分學 習寺廟彩繪 。

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 —歷史文物 No. 319 ︱ 28

修築史博

莊武男說門神修復從木板整形到重新上色等共有 10 餘道工序,各個細節馬虎不得。

和師父協作的也都是一時名匠 : 臺南陳玉峰 、 陳壽彝父子 、 新竹李金泉 、 傅定英等 。 其中傅定英是 和洪寶真配合的 「 拿筆師傅 」, 畫作細膩 、 字體優美 , 莊武男除了心生嚮往 , 更用心向師傅們求教練習 。 「 別人會 , 我怎麼不會 ? 一定是我不夠認真 。」 懷抱 一股少年倔強 , 白天只是打雜 , 輪不到學徒上場 , 師傅們晚上下工去泡茶 , 莊武男就在新莊文昌祠偏 廳裡畫畫 。 休息時有空就蹲在路邊舊書攤翻看古書 , 藉此了解古人其人其事其貌 , 下筆才有神 。

要與人 「 拚出高下 」, 做事就是要認真 , 盡力拚搏 。

「 對場 」 為兩位藝師帶領團隊同時分別負責宮 廟整建工程的前後或左右 , 搭起鷹架布幕一隔為二 同時作業 , 最後再揭開讓群眾品評圍觀成果 。 在有 限的預算與高壓的環境之下 , 除了動腦 , 更暗中較 勁 , 頂尖的技藝藉此分出高下 。「 保安宮我估價 14 萬 6 千 , 對方說 『 我 7 萬 , 半價就好 , 讓你 !』, 其 實光是買金箔就要 3 萬 5 , 那是人家嚇唬你的 。」 每 一道工作項目的材料費 、 施工費 , 少年頭家都記得 清清楚楚 , 更是他身為彩繪師傅的自信 。 「 畫好後 , 布幕揭下來 , 對方畫的龍太大 , 結 果畫到後來垂頭 ; 我畫的雖然龍比較小 , 但是抬著 頭很有精神 , 底下看熱鬧的觀眾笑說 :『 龍怎麼 1 隻 死的 、 1 隻活的 ?』 後來保安宮增建中殿就叫我做

對場屢勝 少年頭家

在洪寶真身邊學藝的時光不過 3 年 , 師父就因 病去世 , 莊武男只好獨立作業 , 年紀輕輕便外出接 工作 , 並且靠 「 對場 」 闖出一番名堂 。「 別人要做老 闆 , 我也要做老闆 , 沒打拚沒有人認識你 。」 他認為 ,

29 ︱ 封面故事 FEATURE

了 。」 提起這段往事 , 80 多歲的莊武男依舊神采飛 揚 、 哈哈大笑 。 不畏懼辛勞與挑戰的性格 , 使他少年 時更是屢戰屢捷 , 成為對場常勝軍 ,「 阿男師 」 名氣 不逕而走 。

手工人髮製筆 、 桐油調礦物彩 , 從用料 、 心境 到技法 , 在這個崇尚 「 變化 」 與 「 快速 」 的年代 , 大 匠師除了隨著歲月精進的手藝 , 更難能可貴的是多 年以來對筆下工夫的細節堅持 , 始終一本初心 , 遵 循古法並無二致 。

平心靜氣 史博館門神修復馬虎不得

文化保存的使命感

「 做這門手藝最大的意義是趣味 」, 莊武男說 。 從小他便喜歡畫畫 , 學徒生涯更是一路觀摩許多大 匠師手藝 , 雖然傳習南式彩繪 , 但北式 、 蘇式亦難不 倒他 , 一通百通 ; 從垛頭到垛仁 、 上色到安金 , 他皆 能獨立完成 。 憶及學徒生活 , 他說學技藝要多看多 問 , 找到時間就多加練習 。「 要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 才能有所成就 」, 他指出不能只是一味模仿 , 更要在 觀察與臨摹諸位名匠中去蕪存菁 、 觸類旁通 , 才能 揉合出自我風格 。 在此之前 , 要將腳步站穩 、 基礎練 習扎實 , 才能讓技法有所變化 , 不可為了創新而譁 眾取寵 。 與國立歷史博物館 ( 以下簡稱史博館 ) 的緣分 源自 1950 、 60 年 , 上海來的卞阿寶委請莊武男繪製 史博館門神 , 要求採取的是以瀝粉方式勾勒線條 , 較 為俐落 、 華貴 , 多用於宮殿式建築的北式畫風 。 其筆 下神荼 、 鬱壘威嚴赫赫 , 栩栩如生 , 一筆一畫暈色均 勻細膩 , 皆來自多年手上工夫 。 早年對於寺廟的整修彩繪 , 多是將舊的彩繪去 除後再畫上新的 , 轉眼 60 年過去 , 史博館邀請他重 新為當年執筆的門神進行修復工作 , 從木板整形到 重新上色 , 10 餘道工序更是需要平心靜氣 , 各種細 節呈現馬虎不得 , 才能讓這經歷了時光滄桑的木門 煥然一新 。「 急性子的人做不來 」。 莊武男介紹手邊 正在進行的另一對南式門神時笑道 :「 以前為了賺 錢很拚 , 年輕的時候一個下午能畫好一扇門片的畫 稿 , 現在可以慢慢畫 。 其他都跟以前一樣 , 沒有什麼 改變 。」

「 做工沒那麼複雜 , 就是下去做就知道 , 今天 什麼天氣 、 用什麼油有怎樣的效果 , 多做就能理解 。 如果今天天氣熱 、 明天冷 , 加的色料又不一樣 。」 莊 武男說起彩繪充滿自信 , 侃侃而談 , 圖面需要在幾 天內乾燥 , 他就能依照工程進度與天候調配適宜的 塗料繪製 , 進程控制精準來自其深厚的業界經驗 。

上 ︱ 木板加固與變形處理。

下 ︱ 全色。

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 —歷史文物 No. 319 ︱ 30

修築史博

錦繡莊文化園區一隅。

從事多年彩繪工作 , 莊武男 更多了對文化保存的使命感 ; 除 了組織滬尾文物學會 , 從 20 多歲 起 , 若有廟宇 、 老宅整修 , 他便 開著車陸續搶救 、 購入古董收藏 。 也可見老師傅的眼力與品味 。 歷 經 32 年時間 , 建立在淡水的 「 錦 繡莊文化園區 」 占地 2 千多坪 , 園區依山而建 , 涼亭 、 石階 、 暗道 、 池塘 , 莊武男多年蒐藏與親手製 作的石碑 、 石像雕刻林立其中 , 吸引遊人駐足 , 幽靜宜人 ; 石雕 、 木雕 、 字畫 、 書籍等收藏之豐 , 更宛如一座小型博物館 。 退休後 ,

他除了動手將收藏進行修復 , 更 進行藝術創作 ; 陶版畫 、 石刻 、 乃 至園區中飾以各種木雕改裝成的 精巧工藝品 , 都可見其匠心獨運 。 「 在社會上做事要誠心 、 做 人也要誠心 , 你看我收集石頭不 倒不崩 , 我蓋的石洞實實在在 , 經過 921 也不倒 , 也才放心安全 。」 莊武男感嘆 , 以前若要整修廟宇 , 廟方就延請風評好的鑿花 、 剪黏 、 彩繪等師傅 , 各司其職展示絕學 , 不僅人事單純 , 預算更花在刀口 上 ; 師傅之間若知道哪裡有工要

做 , 也會互相告知去報價 。 採購 法推行後 , 制度的改變與社會價 值觀的變遷 , 宮廟為地方勢力把 持與相關預算層層剝削 , 造成許 多不必要的耗費 。 而不尊重傳統 匠師技藝 、 地方的因陋就簡與便 宜行事 , 更是今日臺灣傳統彩繪 日漸凋零的因素之一 。

傳承發揚 義不容辭

時至今日 , 莊武男當年收的 學徒或退休 、 或過世 , 他既掛心 國家的文化傳承 , 也憂心臺灣南

莊武男其他彩繪作品。

31 ︱ 封面故事 FEATURE

莊武男和修復好的史博館門神合影。

式彩繪就此失傳 。 為了傳承彩繪工藝 , 他在社區大 學開設彩繪教學課程至今已 20 餘年 , 也有藝生每週 固定來上課 , 但與他當年入行做學徒時 , 日日在師 父身邊打雜學習的形式已有巨大的不同 。「 以前當 學徒是為了靠這行吃飯 , 現在是工夫學好了卻沒工 可做 、 會餓死⋯⋯我們不是不教 , 對未來有用 、 有工 作 、 吃得飽別人就會來學 。」 老師傅一番話說得語重 心長 , 要保障藝師的生計 , 不僅是技藝傳承的問題 , 更是與社會環境 、 國家政策相關的大哉問 。

開闊大方的莊武男對於學生求教皆能傾囊相授 , 也 歡迎徒弟們有更好的畫法提出討論 , 互相切磋 、 教 學相長 。

今日的莊武男雖說早已不是當年雕梁畫棟間穿 梭上下 、 坐臥皆沉穩運筆的少年匠師 ; 但仍面色紅 潤 , 聲若洪鐘 , 紮起馬步比大部分的年輕人還要穩 健 。「 一般人出國看外國的教堂多美 , 回來看一圈才 發現看臺灣的寺廟才有得比 。」 那些你我早已習以 為常的柱頭 、 斗栱 、 剪黏 、 門神 、 龍柱 、 鑿花⋯⋯正 是代代大師傅集結信眾的虔誠信仰所供奉的工藝結 晶 , 值得後世悉心傳承 , 也是他懷抱的大願 。

徐徐流逝的天光裡 , 80 多歲的他仍帶著學生一 筆一畫勾勒 , 是對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的職志 , 心胸

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 —歷史文物 No. 319 ︱ 32

修築史博

彩繪藝師蔡龍進重現梁上祥瑞 事無難易,價無高低

文 ——— 洪威喆採訪 圖 ——— 史博館、洪國峻

史博館在完成空間規劃、結構工程的整建後,由資深彩繪藝師蔡龍進率領工班,為大廳的橫梁、 斗栱與圓柱等外觀修護上彩,再現龍飛鳳舞的宮廷建築風采。蔡龍進是文化部與新北市登錄的「傳統 彩繪」匠師與傳統工藝保存者,曾榮獲「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新北文化獎」,彩繪與修護的廟 宇逾百間,遍布北、中、南各地,著名的有臺北行天宮、艋舺龍山寺、大稻埕霞海城隍廟、臺北孔廟、 新竹市關帝廟、虎尾天后宮、嘉義東石慶福宮⋯⋯不勝枚舉。

史博館梁柱彩繪修復紀錄。

33 ︱ 封面故事 FEATURE

家業重任 , 幸好父親開明 ,「 教子一藝 , 卡贏留幾甲 地 !」 成全了他成為畫師之路 。

小時候蔡龍進即有佛緣 , 喜歡對著家裡的觀音 像臨摹 ; 為了畫畫 , 還會養兔子賺零用錢買畫紙 。 而 後父親經由朋友介紹 , 將他送去臺南府城 , 拜於知名 廟宇畫師潘麗水門下 。 蔡龍進談起這段往事笑說 : 「 一開始師父怕我來自有錢人家 , 無心向學 , 還要收 學費 , 收了 3 個月 , 確認我是真的有心學藝 , 才不再 收費 。」 蔡龍進從 13 歲入門到 19 歲成家 , 退伍後又回到 潘麗水工作室待了 2 年 , 習得水墨 、 油彩 、 擂金等技 巧 , 並掌握 「 手染法 」 精髓 。 此外 , 告假回鄉時 , 還 會去北港跟畫廣告看板的朋友另外學油畫的要領 , 以 繪出跟師父不同的風貌 。 就在某日 , 潘師父將斗南媽祖廟的門神交予他 處理 , 便成了他的出師之作 。 由於廟宇彩繪工程往往 從數月至半年不等 , 需要 「 逐廟宇而居 」, 1974 年接 到委託至板橋慈惠宮彩繪門神 , 便因緣際會從此定居 板橋 。 這次國立歷史博物館 ( 以下簡稱史博館 ) 的案 子裡 , 最困難的是哪個部分 ? 蔡龍進笑著說 :「 只要 會做的話 , 沒有哪個工序是困難的 。 如果工作分好做 與難做 , 難做的誰要做 ?」 他表示 , 工作好不好做 , 都看師傅自己的信心 , 若師傅沒信心 , 他就會先示範 給師傅們看 ,「 我們做這行也不會忌諱工法被別人了 解 , 只怕沒人要學 , 技藝就會斷 ; 有心要學 , 我會盡 量教 , 不會暗藏祕訣 。」 蔡龍進作為 「 師傅頭 」, 包含傳承他衣缽的兒子 蔡謹屹在內 , 召集 6 至 7 位中生代資深匠師組成團隊 , 皆是他以前在工地熟識的夥伴 , 有良好的合作默契 , 他再依每個師傅的拿手專長進行分組 。 描洗補拓,重繪橫梁

蔡龍進。

師承潘麗水,彩繪一甲子

蔡龍進目前居於板橋 , 鄰浮洲車站的巷弄內 , 走進家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供奉著觀音菩薩與祖先 牌位的神桌 , 掛的是他為神像畫的背景作品 , 一旁是 師父潘麗水的畫作 ; 居家陳設簡樸 , 起居休憩的房裡 擺著筆墨與未完成的作品 , 可窺見他尊師重道 、 信仰 虔誠的精神 , 還有以創作修身養性的生活 。 「 我沒興趣念書 , 種田又熱又累 , 還是畫畫比較 開心 。」 蔡龍進以豁達率真的口吻 , 為習藝的生平娓 娓道來 。 他生於 1947 年雲林水林鄉的地主之家 ( 1948 年報戶口 ), 家族富裕 , 父為獨生 , 育有 5 子 , 蔡龍 進排行老大 。 國小畢業後 , 原被祖父指望務農 , 扛起

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 —歷史文物 No. 319 ︱ 34

修築史博

「 做什麼工作自己心裡明白 , 該做到什麼程度 , 事先就要有計畫 。」 蔡龍進表示 , 在負責的項目裡 , 斗栱只需修復 , 圓柱則是修補後重新粉刷油漆 , 這兩 項相對簡單 , 重點在於天花板的 3 排橫梁 , 修復的工 序主要有 「 描稿 」、「 清洗 」、「 修補打底 」、「 拓 稿 」、「 瀝粉 」、「 上色畫金 」 等大項 , 蔡龍進先檢 視橫梁損壞的狀況 , 由於橫梁為水泥構成 , 會有風化 的問題 , 若有壞掉 、 剝落的部分就需重作 , 由於直接 上漆修補 , 仍會再次剝落 , 因此最後判定的結果就是 全部洗掉重作 。 清洗是交由營造廠處理 , 他們不會一次洗完所 有橫梁 , 也需與其他施工單位協調配合 , 作業上才不 會互相扞格 , 因此蔡龍進團隊每次亦只能處理一部 分 , 必須將工期分段分次切開安排 , 各批橫梁的工序 進度有快有慢 , 如此來來回回便耗時 1 年餘 。

貼在橫梁的圖樣上 , 沿著造形的輪廓完整摹下來 , 描 完 1 支梁大約要費 2 小時左右 , 每個師傅一天最多只 能描 3 支梁 。 描完後要簽字 、 押日期 , 待橫梁由營造 廠清洗後 , 再將圖樣重新繪回去 。 「 在修補打底時 , 大大小小的瑕疵都要處理 , 不能心存僥倖 , 否則日後收尾會更麻煩 。」 橫梁上面 的彩繪都洗掉後 , 便露出原本的水泥材質 , 若遇有裂 痕 , 蔡龍進的師傅們就會進行修補 , 嚴重的話要分 3 次修 , 而且修補後要隔天才能再次施作 , 確認修復完 好 , 再用油性水泥漆打底 , 可說相當耗時 , 因此也會 視每支橫梁的狀況不同分批處理 。

瀝粉畫金,再現祥瑞

先打底好的橫梁就可進入 「 拓稿 」 的階段 。 拓稿 首先是沿著描圖紙上的輪廓線扎洞鑽孔 , 這部分快的 話每支橫梁的圖樣大約要費半小時 , 然後用粉包輕拍 稿紙 「 戳粉 」, 將輪廓拓到梁上 , 以便進行 「 瀝粉 」。

由於橫梁需要按原圖重新彩繪 , 因此在清洗前 , 最重要的便是 「 描稿 」, 師傅們會將半透明的描圖紙

拓稿。

35 ︱ 封面故事 FEATURE

描稿。

「 瀝粉 」 為北方式傳統彩繪的特色 , 是用一錐狀 工具 , 將用袋子裝好的膠質粉漿如擠蛋糕般沿著圖像 輪廓塗上 , 過程也很耗時 , 因為要等它乾 , 快的話也 要 2 到 3 小時 , 然後便會形成凸起的線條 , 以增加立 體感 。 蔡龍進談到 :「 史博館屬於北方式宮廷建築 ,

跟臺灣普遍南方式寺廟建築的性質不同 , 因此工法就 不同 。」 此外 ,「 南方式 」 需要畫人物 、 花鳥 , 還要 配合典故 , 而史博館的 3 排橫梁是由 2 種樣式組成 , 居中的是龍 , 兩側為鳳 , 再加上螭虎點綴 , 在圖樣上 可說較為單純 。

瀝粉。

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 —歷史文物 No. 319 ︱ 36

修築史博

上金粉作為 「 安金 」, 最後再上一 層銅油保護 , 即完成工事 。

一切按部就班 , 以安全為重 , 所以 過程很順利 , 沒什麼意外 。

瀝粉之後接著 「 上色 」。 上 色分 3 次工序 , 先畫完底色再疊 色 , 最後再畫白線 。 首先會由 1 位 師傅調色 , 為色票深淺定下標準 , 然後每位師傅帶 1 枝筆 , 負責 1 種 顏色 , 這樣上色速度才會快 , 像龍 有 3 色 , 就由 3 位師傅完成 , 每條 龍畫完約耗 40 分鐘左右 。 蔡龍進表示 , 臺灣大部分的 師傅主要都是做 「 南方式 」,「 北 方式 」 的較少 ,「 瀝粉 」 法是兩者 最大的差異 , 像這次史博館的修 復就不需要用到他的 「 擂金 」 畫法 或 「 安金箔 」, 而是在瀝粉 、 上色 後 , 於圖像凸起的輪廓線直接刷

安全第一是原則, 把事做好是道德!

在談到全臺廟宇中 , 有沒有 哪件作品處理起來最困難 ? 哪件 是代表作 ? 蔡龍進直言 :「 事無難 易 , 價無高低 , 都要用心 !」 他表 示 , 只要會畫 , 就沒有難畫的 , 而 且以前麗水師父教誨 , 做每件事都 要全力以赴 , 不可因為錢少就偷 工 ,「 因為他們有心要修廟 , 我們 要比他們用心 , 不要辜負人家 。」 蔡龍進認為 , 匠師的言行要一致 , 才能給人信賴感 , 因此說到做到 , 是這行最重要的條件 ,「 為人把工 作做好 , 是道德觀念 !」

「 我最大的原則就是安全第 一 !」 蔡龍進談到 , 這是他做過北 方式建築最大的案子 , 現場工班 很多 , 需要溝通協調 , 工地的安全 注意事項都要先跟師傅說明 , 而 且大部分工事都是在 3 公尺高的 鷹架上進行 , 以前在工地難免會 有粗心的師傅不慎從鷹架上跌落 , 因此這次請來的師傅神經都繃得 很緊 , 他也不會勉強師傅趕時間 ,

上色。

37 ︱ 封面故事 FEATURE

上色分 3 次工序, 先畫完底色再疊色, 最後再畫白線。

會擔心這一行沒落嗎 ? 蔡龍 進態度依然爽朗 :「 這不是我們要 想的事 , 想也沒用 , 我們就是把

自己的工作做好 , 以後是以後的 事 。」 在史博館嶄新的華麗外觀 下 , 透著古早味的誠懇樸實 , 原來

這分匠師代代傳承的人文精神 , 已隨著蔡龍進帶領的工班 , 一筆 一畫地融入了史博館的梁柱中 。

史博館彩繪兼容北方式、南方式傳統。

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 —歷史文物 No. 319 ︱ 38

修築史博

瓦作藝師王榮貴的頂上工夫 打造大家的屋頂

文 ——— 吳思瑩採訪 圖 ——— 史博館、洪國峻

他的頂上工夫了得!他的人生在屋頂上成就,一步一履皆由瓦片堆砌而成。 2019 年夏天史博館啟 動整修開始,瓦作藝師王榮貴隨即帶領工班團隊進駐。近 40 年的豐厚經驗,為史博修葺屋頂如同為這 使用了一甲子的建築重整衣冠,不僅復舊如新,更以與時俱進的工法創寫新頁。王榮貴,人稱「老王」, 獲頒文化部「瓦作優良傳統匠師」,修復過的古蹟遍及總統府、臺北賓館、中正紀念堂、士林官邸、 臨濟護國禪寺等上百處,團隊足跡更遠赴海外多地。

史博館屋頂完成紀錄。

39 ︱ 封面故事 FEATURE

十足較真! 直面從業以來最複雜的屋瓦工程

2019 年 4 月 9 日史博館修復工程正式開工 , 王 榮貴隨即帶領 「 齊瓦室 」 團隊登高攀上屋頂 , 將舊頂 當下的情狀記錄下來 ,「 其實營造廠已經拍了很多照 片 , 但我們拍的是瓦作需要的角度和內容 , 兩相比對 會更了解要如何還原 。」 國立歷史博物館 ( 以下簡稱史博館 ) 1971 年改 建紅牆綠瓦建築體 ,「 這個館舍的屋頂是我目前接觸 到零件最複雜的 !」 王榮貴在新發窯廠學到的 , 除了 管理能力 , 另一項就是影響他到現在的 「 凡事結果要 數字化 」。 入場後他先清算 ,「 瓦片整備是這項工程 最困難的地方 。」 史博館主殿的屋頂有兩層 , 屬於 「 重 簷歇山頂 」, 稱作歇山頂則是因為 「 屋山止歇於頂 」 的說法 。 又叫作 「 九脊型 」, 有 1 條正脊和 4 條垂脊 , 垂脊又各自連接著 4 條延伸至隅角的戧脊 , 大小屋瓦 零件加起來多達約 30 種 。」 王榮貴在新發窯業廠的工作經驗中打下扎實的 瓦作基礎 , 加之自身求知慾強 , 建築學家梁思成所 著 、 析論清代官式建築的 《 清式營造則例 》 是他接觸 到第一本跟瓦作相關的專書 , 他開玩笑地說 ,「 全世 界包含月球廣寒宮 , 所有瓦片的建築系統 , 中國式建 築是最複雜的 !」 多年實戰經驗累積 , 驗證 、 活用他 從書中學到的知識體系 , 當他參與史博館與營造廠 、 建築師 、 委員的多方會議時 , 從歇山頂 、 捲棚頂 、 盝 頂該有什麼構件 , 仙人走獸順序怎麼排 , 知之甚詳 , 「 要維護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 , 就要一一從材料和 文化層面去對應 。 不能穿唐裝又打領帶 , 這不就是竹 蒿裝菜刀嗎 ? 能把一個清式屋頂講得這麼清楚 , 只有 我們了 !」

王榮貴。

復工程扮演整合的角色 。 王榮貴提及 , 由於史博館屋 頂外觀需盡可能復舊為新 , 是以 , 僅僅是瓦片釉色的 選用 , 就耗費了約半年到 8 個月 ,「 一來一回試顏色 , 試了不下一百次 。」 等到顏色經過委員們確認後 , 再 讓臺灣的金星 、 東昌 、 以及日本榮和等 3 家工廠 , 依 據各家不同窯體氣氛需求 , 將相同配方的釉藥各自微 調後才去燒製 。 不過 , 顏色這關過了 , 後續各家分門 別類針對不同形狀的瓦片 , 像是東昌擅長細路的仙人 走獸等清式建築零件 、 金星擅長屋脊瓦零組件 , 而日 本窯廠則專擅量產屋面瓦 , 這些也都得由王榮貴團隊 居中聯繫整合 。

從施工工法到瓦片材料確認 , 齊瓦室在屋瓦修

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 —歷史文物 No. 319 ︱ 40

修築史博

正吻安裝。

屋瓦工程不僅外觀要考量美學與正確樣式 , 工 程中也有不為人知的隱蔽部分 , 像是防水材料 、 掛條 材質的選用 , 皆是看不見的細節 。「 找回來原本應該 有的線條的美 !」 這是王榮貴不能妥協的堅持 ,「 公 司的工匠都很不喜歡我上屋頂 , 他們說很怕我一看常 常就一個字 : 拆 !」 王榮貴將其於日本學習到的 「 縱 棧工法 」 技術帶進來 , 以成本較高 , 但老化問題相對 較少 , 使用年限更長的鋁條做縱向排列 , 採用不鏽鋼 螺絲釘 ,「 以前掛瓦條都是橫向排列 , 但縱向的才不 會擋水路 , 這是隱蔽處看不見的改革 ! 連工班都要重 新學習訓練 。」 團隊運用粗棉線加鉛片配重 , 將原本 凹凸不平 、 亂七八糟的鋪面線條重新校準 ,「 哪裡彎 一點 , 哪邊直一點 , 一條一條找出曲線來 。」 再用工 法鋪設出屋面合該有的弧線 ,「 也有好幾處做好又拆 掉 , 因為高度 、 角度不對 , 一再修正才有現在看到的 樣子 。」 史博館屋瓦以乾掛工法鋪設是齊瓦室團隊將國 外工法與自身經驗融合 。 舊式傳統工法板瓦底下要墊 砂漿 , 半圓形筒瓦的內部亦須填充砂漿 ,「 這樣一來 , 重量就會變兩倍重 , 再加上瓦片全部密合而空氣沒有 辦法流通 , 只要一有溼氣或水氣就很難透出來 。」 由 於過去工作經驗中曾經發生過瓦片因日夜溫差大而 爆裂 , 王榮貴汲取教訓 , 改良以乾式工法施作 ,「 中 間的筒瓦保持中空 , 簷口只要有風 、 有空氣游動 , 底

下的溼氣及熱氣就會被趕出來 。」 透過這樣的工法讓 瓦片底下保持乾燥 , 通風性變好 , 附加優點則是屋頂 的荷重減輕了一半 , 也有益排溼與熱脹冷縮 。 更巧妙 的是 , 這減少的砂漿經費成本也順勢轉換成上述提及 的鋁條 , 這是 「 看不見的雙贏 」, 也是更加符合永續 精神的作法 。

40 年瓦匠生涯,好學肯做青出於藍

笑言自己是處女座加 A 型 , 做事龜毛 ,「 看我 們工作室的工具排列就知道了 !」 一牆齊齊整整 , 如 果只是翻拍畫面 , 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哪個賣場正在 展示的工具區咧 。 王榮貴的較真與講究細節是出了名 的嚴格 , 別人看來已經 「 做好 」 的事 , 他會用火眼金 星找出方圓曲直和該歸位之處 , 寧願花上一倍的人力 與工時砍掉重來 。 也就是這樣的盯睛 、 不打馬虎眼 , 齊瓦室自 1997 年一路走來 , 已成了臺灣古蹟及歷史 建築屋頂修復的標竿團隊之一 。 2022 年 , 王榮貴獲頒文化部 「 瓦作優良傳統匠 師 」 表揚狀 , 成為全國第一位 、 亦是唯一一位獲此表 揚的瓦作匠師 。 別人看來 , 這是水到渠成的肯定 , 但 少有人知 , 要在瓦作匠師這行當生存到 60 多歲實在 不是件容易的事 。 此間的生存 , 不但意指生涯的持 續 , 同時也必須有能耐 、 有健康身體做到這年歲 。

41 ︱ 封面故事 FEATURE

屋瓦安裝過程須注意距離、坡度與線條平整,以還原屋頂的曲線之美。

1985 年入行 , 當時還在臺北工專土木工程科工讀的王榮貴 , 進入臺灣市占率超過七成的新發窯業廠 , 師 從人稱 「 阿火師 」 的郭連枋師傅入門學蓋瓦 , 他對瓦片專業的戰戰兢兢 , 都是從阿火師身上學來 。 但說來有趣 , 這位彼時已經有電工乙級技術士執照的年輕新進員工 , 應聘窯廠最大的因素是待在同個地方修水電有點無趣 , 想要找個能走南闖北的差事 ,「 新發窯業廠在報紙徵人註明需出差 , 正合我意 !」 始料未及的是 , 這起心動 念卻成就了一生不曾移易的志業 。

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 —歷史文物 No. 319 ︱ 42

修築史博

史博館屋頂屬清式重簷歇山頂。

及 。 可惜他已於 2015 年過世 , 如今再也看不到這樣 的匠人匠心 。」 良師益友的影響王榮貴不曾或忘 , 如 今他已青出於藍 , 修復過的古蹟遍及總統府 、 臺北 賓館 、 中正紀念堂 、 士林官邸 、 臨濟護國禪寺等上百 處 , 團隊足跡更遠赴中國 、 加拿大 、 厄瓜多 , 更有幾 度讓海外資深師傅也嘆服到登門磕頭 , 屢屢遭遇 「 被 拜師 」 的經驗 。

1997 年他離開新發窯業廠時已是業務與手作能 力皆強的熟手 , 同年夏天創建了自己的公司 ,「 新發 窯業廠巔峰時期有兩 、 三百名員工 , 設備新穎 , 讓我 學到很好的技術與管理 。」 阿火師領進門他一生銘 記 , 而在新發窯業廠他也遇到共事 30 年的好夥伴廖 承龍 ( 石龍大師 ),「 一天工作結束後 , 石龍會從屋 頂巡到地面 , 看看有什麼能補救的 , 當天做都還來得

左 ︱ 瓦件上釉過程。 右 ︱ 屋瓦配件。

43 ︱ 封面故事 FEATURE

板瓦安裝。

這不是誰家的屋頂,這是大家的屋頂

不斷從工作中得到啟發 ! 這是王榮貴為何直到 今天都對瓦作保持敬意 。「 拆舊屋頂會揭露很多我沒 見過的傳統技術和工法 , 等於有一個無形的老師在教 你 !」 像是他參與過的臺北東和禪寺 ,「 這行業待夠 久 , 才看得懂那技術是古早的手路 。」 傳統工法是無 言師 , 而如何調度團隊夥伴 , 以其各自專長來相互搭 配 , 又是一門學問了 。 「 工匠大部分都有一點匠氣 , 往往誰也不服 誰 !」 王榮貴會將瓦片按不同的施作地域 、 尺寸分門 別類用電腦建檔整理好 , 甚至加上照片輔助 , 再讓工 班一一比對 , 打開檔案會很驚訝工程前置作業如此細 緻 !「 所有的事理都要有所本 , 這些前置作業就是做 事的規矩 , 人的管理也是一樣的道理 。」 工匠都有自 己的工作特性和適合的區域 , 每個人依不同的專長 , 分開時間入場施作 。 王榮貴懂得管理 , 合作的夥伴也 是一輩子的好友 , 像是全程參與史博館工程 , 人稱北 港師的林榮祥 ( 1955 - 2021 ), 跟石龍一樣 , 都是王榮 貴創業以來不離不棄的老夥伴 ,「 林榮祥對屋脊工法

的熟悉 , 現在很難有人出其左右 。」 王榮貴的重情重 義也能從一小事看得出來 : 他將自己的名片背面印 上石龍在屋頂的工作照與姓名 , 每跟別人介紹一次自 己 , 也彷若石龍陪伴身側 。 「 做屋瓦是很耗損的工作 , 不合人體工學的支 撐動作 , 大量流汗少喝水 , 身體很容易出狀況 。」 60 歲是中式建築瓦匠的一大關卡 , 不少工匠都因摔傷 、 長期姿勢不良 , 甚至必須洗腎而無法再踏上屋頂 。 王 榮貴自身也在 2016 年動了脊椎大手術 , 這些損兵折 將的工傷 , 都是我們在見著壯觀的屋瓦之前 , 點滴難 以言盡的工匠珍貴付出 。 採訪末了 , 我們問及王榮貴 , 史博館工程完工 , 看到成果有什麼樣的感想 ? 他不改幽默性格 ,「 好 險 , 錢都收到了 !」 語畢 , 眾人呵呵大笑 , 這會兒他 又正色 ,「 一個工程能做好 , 就是把人集合起來 , 把 這事好好處理 。」 他用這句話作結 , 聞者為之動容 : 「 這不是誰家的屋頂 , 這是大家的屋頂 」。

文化資產記憶與技藝 —歷史文物 No. 319 ︱ 44

修築史博

| 臺灣藝術前輩身影 ARTIST PREDECESSORS IN TAIWAN

| 臺灣藝術前輩身影 ARTIST PREDECESSORS IN TAIWAN

駕駛墨綠色吉普車 , 留著一頭龐克頭 , 工作時隨著音樂節奏輕擺舞動 , 展現活潑不受拘束 風格 , 韓湘寧 , 出生於 1939 年四川重慶 , 為臺灣重要的當代藝術家 。

53

藝術樣貌 前衛藝術家韓湘寧

一切要從 「 五月畫會 」 說起 。 ——— ——— 開創隨著世界的脈動, 充滿個 人風格 的 現代繪畫前衛團體 「 五月畫會 」 於 1956 年成立 , 五月 、 東方等畫會的崛起 , 極具時代意義──有這麼 一個時代 , 一批年輕藝術家 , 帶著高度省思挑戰新的 可能 , 這些富有創新精神的藝術家們 , 影響臺灣藝術 從古典保守風格轉為現代藝術風格 , 發展出東西互補 、 多元並存的獨特體系 。 1960 年韓湘寧從師大藝術專修科 ( 今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美術系 ) 畢業後 , 成為 「 五月畫會 」 中最年輕的成員 , 在臺灣現代藝術啟蒙階段 , 成為眾所矚目的藝壇新秀 。 有這麼一張在國立歷史博物館 ( 以下簡稱史博館 ) 拍 的照片 ,「 五月畫會 」 藝術家 , 韓湘寧 、 莊喆 、 彭萬墀 與劉國松跨坐在摩托車上 , 記錄著 1962 年五月畫會在 史博館展出的一頁 , 青年藝術家們準備揚起藝壇旋風 。 回望那段歷史 ,「 我們的 1960 年代是現代的 。 我 們這些正準備開始從事藝術的人 , 充滿熱情地嘗試挑 戰 , 在繪畫上做出巨大轉變 。 這是最輝煌的時期 。 而 我們的幸運就是在對的時間 、 對的地方自由創作 。」 韓湘寧說 。 跨越媒材疆界,恣意揮灑創意

圖 韓湘

文 廖桂 寧、

寧 採訪 史 博 館

韓湘寧憑著對藝術的憧憬與理想 , 1967 年毅然隻 身赴往紐約追尋國際藝術的新浪潮 。 對他來說 , 紐約 是多元性的藝術創作者聚集之地 , 與其說期待在此大 展身手 , 更不如說是來此近身接受文化洗禮 , 能在紐 約現代美術館裡近距離直面大師作品 , 讓他感動不已 。 他相信學院訓練的意義在於讓人打開眼界 , 技巧 則是需要作者自己透過各種方式進行探索 。 韓湘寧認 為東西方的藝術 , 儘管在觀念 、 技法上有所不同 , 但 在 19 世紀後便開始相互影響 , 20 世紀後的當代藝術 , 已無所謂的東方或者西方 。 因此 , 他在 1960 年代即主 張 「 不是東西 」, 不刻意追求所謂傳統或是現代 , 亦不 存在地域與類別 , 創作不該被工具或者形式所框架 。

歷史文物 No. 319 ︱ 54

| 臺灣藝術前輩身影 ARTIST PREDECESSORS IN TAIWAN

韓湘寧 《懷古》 1960 年 136 × 96 公分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典藏編號 79-00021

韓湘寧 《東南西北中》

2021 年 70 × 70 公分× 5

藉由油畫 、 噴墨輸出及拓印等不同媒材 , 他不斷 突破疆界尋找新的可能 , 重新定義繪畫形式 。 媒材的 運用 、 融合或轉變 , 從來都不是刻意為之 , 因應所處 時空與心境 , 轉變理所當然 。 在早期作品中 , 因無法負擔昂貴油畫顏料 , 以油 漆取代的打底 , 形成的紋路讓畫作充滿岩石般肌理 , 色彩上也因採用了價格較便宜的黑色與棕色 , 成就似 古畫般的神祕調性 。 這時作品以抽象表現為主 ,《 末端 》、《 事件 》 等作品獲選參加 1961 年巴西 「 聖保羅雙年展 」( The Bienal Internacional de Sao Paulo ) 與巴黎國際青年雙年 展 ( La Biennale internationale des jeunes artistes-Paris )。 在抽象之外 , 也有 《 懷古 》 這般具有東方韻味的作品 。 成長到大的家是沒有廁所的違章建築 , 喜好創作 巨幅作品的韓湘寧 , 在參加五月畫展之後 , 家中狹小 的空間就再也無法容納收藏巨作 , 為了便於參加國際 展覽 , 考慮到運輸及製作空間的限制 , 便改以滾筒在

棉紙上作畫 。

移居紐約後 , 他發現壓克力顏料在美國非常普遍 : 「 美國當代藝術史中 , 紐約畫派 『 色域繪畫風格 』 其 實是自然而成的 , 每個顏色都價格便宜且相同 , 畫家 們因此大量運用色彩 , 意外形成時代性 。」 擁有相同 環境 , 韓湘寧便將原來在臺灣所做的構圖 , 以彩色壓 克力顏料重新繪製 。 在此同時 , 受到極簡藝術與普普藝術影響 , 風 格轉變為極簡主義 , 並開始使用噴槍在畫布上創作 , 1969 年創作 「 極簡系列 」; 而後 , 融入景象 , 發表 「 極 淡系列 」。 緊接在後的是大量揉和了點描與攝影視覺 元素的作品 , 開創出獨特的照相寫實繪畫語彙 。 從這 一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韓湘寧關注脈絡 , 從取材自紐 約城市風景的 《 西百老匯王子街附近 》、《 時代廣場 》 等作品 , 到人物群像例如 《 紐約人群 32 街 》、《 北京的 外國人 》, 再擴及當代議題像是 「 控訴 」、「 臺北國會 」 等系列作 , 以最敏銳的眼光 , 觀望己身所在時空 。

55

韓湘寧 《 喝咖啡的人 》

1980 年 壓克力顏料、 畫布 137 × 218 公分

1985 年後 , 他的風格轉向水墨 , 以墨點風格創造 「 黃山系列 」 及 《 仿范寬谿山行旅圖 》、《 仿李唐萬 壑松風圖 》 等作品 。 他所追求的並非復古 「 中國風 」, 延伸而來的 1990 年代 「 行旅圖系列 」, 橫越時間與 空間 , 以紐約為起點 , 韓湘寧帶著滾筒與紙墨 , 將每 日行走的路面痕跡拓印 , 這些拓印下來的紋理 , 被置 入在北宋范寬名畫 《 谿山行旅圖 》 畫面中 。 為何是 《 谿 山行旅圖 》? 這並非憑空飛來的靈光 , 伏筆早埋藏於 在藝術家青春時期 , 1966 年 《 膜拜 》 的構圖布局正是 挪用了 《 谿山行旅圖 》, 韓寧說 ,《 膜拜 》 正是他最 初的 「 膜拜 」。 隨著他遊歷於美國紐約 、 雲南大理 、 臺北等不同 城市 , 作品猶如地誌般地開展 。 韓湘寧說 :「 馬路就 是我的工作室 。」 在完成畫作之前 , 拓印本身就是行 為藝術 。 不只拓印 , 生活也是他的行為藝術 。

他始終關心著藝術界發展 , 與好友相聚 , 參觀展覽 , 也關注臺灣青年畫家的動態 。 除了心情保持活力 , 韓 湘寧認為自己到了這個年紀 , 體力也是創作的必備條 件 , 養生是重要課題 , 勤於運動之外 , 日常勞動作務 也視為運動 , 所以總是見他 「 蹦蹦跳跳 」 地打掃環境 , 「 搖搖擺擺 」 地作畫 。 事事樂在其中 , 則處處靈光 , 在工廠門口隨手拾 來的鐵絲網也能成為繆思 , 一系列的立體結構融合畫 作與空間 ,「 玩光弄影系列 」 於是成形 。 遇到變數隨 機巧用 , 正是 「 生活在藝術裡 , 藝術在生活裡 」 的證 明 , 雨後路面積水無法拓印 , 韓湘寧卻由此獲得靈感 , 以帚為筆 , 雨水為墨 , 在水泥地面上自由潑墨繪圖 , 攝影後以數位噴墨輸出 , 成就了 「 雨水非墨水系列 」。 正因為隨心所欲 , 作品沒有固定的形式 , 2000 年 他在中國雲南大理創作出自身歷來規模最巨大的作品 ──而居當代美術館 。 提起這件得意之作 , 韓湘寧打 趣道 : 當年高中物理當掉 , 但他依然能蓋出堅固美麗 的建築 。

生活就是藝術實踐場域

讓韓湘寧傾盡所有熱情的 , 不僅是個人創作 , 且

歷史文物 No. 319 ︱ 56

| 臺灣藝術前輩身影 ARTIST PREDECESSORS IN TAIWAN

作為韓儀最忠實的粉絲 , 韓 湘寧透過創作展現出他對女兒的 愛與欣賞 。 以自己的 「 行旅圖 」 為 主角 , 韓儀的畫作含藏其中 ; 又 或者以韓儀的作品為主角 , 他以 硬邊畫風格 , 創作畫布立軸裝裱 。 一進一退之間 , 兩種風格的創作 完美交融 , 舞出一曲專屬於他們 父女間愛的節奏 。 頑童般的韓湘寧 , 對新工具 總是充滿興致 , 以實驗精神將它 們帶進創作裡 , 無論是電腦影像 處理 , 或者最新的 AI 與無人機 , 也因此創作範圍擴及影像 。 1964 年 , 韓湘寧到日本 東京參加 「 國際版畫雙年展 」 ( International Biennial Exhibition of Prints ), 發現了 8 釐米攝影機 , 於 是託友人帶回 。 1965 至 1966 年 他攝製實驗電影 《 今日開幕 》、 《 跑 》, 這兩部作品再度於 2018 年 「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 發表 。 藉由畫家席德進在清晨的仁愛 圓環全程奔跑的身影 ,《 跑 》 為 1960 年代臺北城市地景留下時代 記憶 。 影像在韓湘寧的創作中一直 扮演著重要角色 , 至今持續以影 像記錄著身邊的景物 , 例如每天 的日出與日落 , 創意發想這些素 隨著時代脈動

材的使用 ; 偶爾以喜愛的簡約風 格 , 為自己的展覽剪輯廣告影片 。

同在一個太陽之下

韓湘寧的作品中也含藏著關

於存在 、 關於時間的哲思 。

多幅作品利用方形畫布以十 字方式排列 , 最初出現於 《 上下 左右中 》。 畫面中央為圓形 , 左右 上下的畫布中皆有著黑色半圓形 且不完整的拓繪 , 表達天圓地方 的中國古人的時空觀念 。 在這些 半圓 、 圓形裡可看見明顯的拓印 痕跡 、 貌似甲骨文卻無法辨識的 符號 , 更增添古老東方時間感 。 「 極簡系列 」 則提供了 「 看不 見不等於不存在 」 的思辨 。 白色 畫布色中的白色顏料 , 白中之白 , 存在於有無之間 。 正因為觀者在 第一眼看不見任何東西 , 反而會 更專心注視 , 進而發現層次 。 相 同概念在作品 《 蠶絲 》 中再度出 現 , 你可以再靠近一點──白色 蠶絲在白色畫布上 , 透過微微的 光影變化 , 層次豐富展現 , 需要 靜靜地 、 心無旁騖地與之對話 。 「 同一個太陽 」 延續 「 不是 東西 」 而來 , 是韓湘寧始終貫徹 著的信念 , 藝術不該有界限 , 無 論是地域或者時空 , 身而為人 , 我們在同一個太陽下 。 作品 《 同

韓湘寧透過創作展現出他對女兒的愛

與欣賞。以自己的「行旅圖」為主角,

韓儀的畫作含藏其中。

相同態度也反映在女兒韓儀 的創作中 。 韓湘寧說 :「 如果我教 韓儀繪畫技巧 , 她就畫不出現在 這些東西 。」 韓儀自小好動而不 耐學習 , 但能靜坐在桌前描寫塗 繪許久 , 發現這樣的特質 , 韓湘 寧提供素材讓她臨摹 , 從西方繪 本 、《 山海經 》、 八大山人到畢卡 索⋯⋯由於未受過正規美術指導 , 韓儀的每個筆觸渾然天成 , 畫面 充滿童趣及生命力 。

57

韓湘寧「同一個太陽」系列。

一個太陽 》 卻又表現出同一句話的雙關意象 : 在恆定 的日升日落中 , 今日之太陽與昨日的太陽 , 並不相同 , 每個日出都是僅此一次的現身 。 相同概念也出現在 「 再現六 ◯ 」 系列 , 回到臺灣 後 , 韓湘寧覺得樹林工作室的條件非常適合重做 1960 年代的油畫作品 , 於是決定 「 重現 」。 即使構圖相同 , 歷經半個世紀 , 穿越半個地球 , 此刻之我非昨日之我 , 每一筆都屬於當下 , 韓湘寧說 :「 這是時空的跳耀 。」

續不斷改變的創作脈絡中 , 以各種主題探望自身 ,《 自 畫像 台北西門町 》 中 , 韓湘寧手持照相機在人群前 方 , 彷若記錄者 。 而後 , 無論是 「 白色油畫自畫像 」、 「 大理而居魚池自畫像 」、「 光影自畫像 」、「 雨水 倒影自畫像 」 或 「 觀展自畫像 」 等系列 , 身影隱於極 淡的白與灰 , 藏於物景之中 , 這樣的凝望 , 更像是作 者本人的隱匿 , 對觀眾展示 「 作品本身才是重要的 」。 腦中想法不斷迸出 , 隨意念而行 , 任意遊走於各 種形式 。 他認為藝術表現的內涵 , 使用什麼工具 、 媒 材或是技法 , 都不是重點 , 重要的是留下什麼作品 。 在變與不變的脈絡中 , 作品不斷演變 , 靈感絡繹不絕 , 韓湘寧說 :「 到現在還有好多想法 , 等著我去完成 。」

無論是重現或者再製 , 反覆重申著變與不變 , 作 品內容 、 創作手法或有改變 , 不曾改變的 , 是他對創 作的信念 。

「 我是誰 ?」 作為藝術家對自我內心的凝視與探 索的主題 , 自畫像對藝術家來說是很重要的系列 。 韓 湘寧笑稱自己應該是自畫像作品最多的藝術家 。 在持

直至今日 , 年逾 80 的韓湘寧 , 創作能量源源不

絕 , 絲毫不曾遞減 。

歷史文物 No. 319 ︱ 58

Made with FlippingBook - Online magazine maker